【腾讯云】Lighthouse助力跨境电商业务扬帆出海

抗美援朝时期,联合国军统帅李奇微效仿我军搞穿插,直接包围十万志愿军。生死存亡之际,毛主席给彭老总点拨一技,竟直接让李奇微算盘直接打空。

十万志愿军是怎么被包围的?毛主席给彭老总究竟出了什么主意?

在文章开始之前,请各位粉丝朋友点击关注支持下。

1950年,新中国成立还不到一年,国内百废待兴,国民党的反动势力还没有肃清完毕。国家的重心也还在解放台湾省上面。可是国际形势的变化,远远超过我国制定的计划。

在1950年6月,在苏联的默认下,北朝鲜发动了统一朝鲜半岛的战争。由于准备充分,朝鲜人民军在战争开始节节胜利。打的南朝鲜军队节节败退。

虽然有着零星美军的帮助,但还是被一路平推到了釜山一线。眼瞅着再打下去,南朝鲜军队连带美军就得滚进太平洋了。

美国坐不住了。

为了保住南朝鲜这颗重要的棋子,美国不惜操纵联合国安理会,组建起了一支联合国军,直接武装干涉朝鲜半岛。

而联合国军总司令,则是有着五星天皇之称的麦克阿瑟。麦克阿瑟率领联合国军趁着潮汐,在仁川搞了大规模登陆作战。

由于前期打的太猛,北朝鲜军队的腹背基本没有什么防守力量。

联合国军在海空优势下直接登陆,把人民军的部队拦腰斩断。而被拦腰截断后,人民军方寸大乱,在联合国军的优势武器装备面前,几乎没有还手之力,是节节败退。

仁川登陆后没多久,北朝鲜就退回到了三八线以北。此时美军已经从北朝鲜手上救下了韩国。

中国和苏联都警告美国不要越过三八线。可是美国并不搭理。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更是狂得没边,直接下令冲过三八线。可北朝鲜的军队,因为美国突然仁川登陆,已经损失大半了,前期的军事准备也所剩无几。

不久后,平壤便陷落了。可是麦克阿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,反而继续朝北猛冲猛打,甚至直接打到了鸭绿江边。

虽然中国再三警告,可是美国人并没有放在心上。甚至将战火引到了中国身上。不仅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,还在我国丹东等地区搞轰炸。美帝的野心显露无疑,就是想要通过朝鲜打到中国。从而掠夺我国解放战争的胜利成果,让我国重新回到反动派掌权的旧社会。

美帝这样的阴谋,我们必然不可能答应。

于是,即使当年一穷二白,以毛主席为代表的党中央,毅然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。由彭德怀带领赴朝作战。

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。

1950年10月19日,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。

虽然我军很有信心,但是美国人毕竟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,其军事实力不容小觑。所以我军采取秘密入朝作战。准备在头几次战役中,能够起到出其不意,杀伤敌人的作用。

在志愿军司令部周密部署之后,志愿军入朝刚刚六天,志愿军就和联合国军交上火了。

由于志愿军准备充分,打了联合国军一个措手不及。第一次战役虽然也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,但是却也起到了不小的战果。让狂妄的麦克阿瑟也知道了输是什么滋味。

可是麦克阿瑟还是不以为然,认为志愿军是占了偷袭的便宜,依旧叫嚣着在圣诞节前,就可以带着部队胜利回国。可是志愿军接二连三又给了他几棍子,不断败退的事实告诉他——

醒醒吧!别做梦了!

志愿军入朝的前四次战役,可以说是战果累累。美军遭遇了数十年来都没有过的溃败。像美陆一师,、美骑一师这样的王牌精锐部队,都吃了苦头。

第八集团军总司令沃克,在逃跑的路上,还被慌不择路的韩军卡车撞死了。战场上接二连三的失利,让美国脸上挂不住了。即使麦克阿瑟以前的战功十分卓著,但美国还是直接把他给撤换了。换上了顶替沃克的第八集团军新司令李奇微。这个李奇微某种程度上还是麦克阿瑟的学生。

老师都败了,这学生又能翻起什么浪头?

可谁知,就是这个本名不见经传的李奇微,让志愿军差点吃了一个大苦头。老师麦克阿瑟被打到撤职,学生李奇微走马上任,这个资历看起来一般般的美军将领,却偷师志愿军,险些让志愿军前功尽弃。

这个李奇微出生在1895年,是美国弗吉尼亚州人。在17岁的时候,从美国著名军事院校西点军校毕业,从一名陆军少尉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。

虽然李奇微在服役初期,因美国军队需要,去过很多地方服役,但是却并没有多少参与作战经历,也就没有什么显赫战功。一直在军队中按部就班地待下去。不时去军校接受一下学习,然后回来再升个官。

到了1939年的时候,李奇微已经成了陆军参谋部的作战计划处参谋。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后,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,前几次战役打的联合国军节节败退,就连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,都在逃跑中见了上帝。

于是为了顶沃克的缺,李奇微便被找来了。

他虽然没有老师麦克阿瑟那样显赫战功,但是因为没有过去的羁绊,他作战十分务实。他并不喜欢大放厥词,反而十分认真思考前几次战役失败的原因。

说起来十分搞笑,在当时联合国军中,由于总司令麦克阿瑟的狂妄自大,在多次失败之后,联合国军军中,居然没有几个主动反思为何战败的高级军官。

李奇微走马上任后,通过查阅与志愿军交火的相关记录,他发现了一个现象,那就是志愿军似乎每次战役的发起和结束,最长不会超过一周的时间,时间一到,哪怕还有继续作战的战机,志愿军也会选择撤退。

于是李奇微便猜想,志愿军是不是后勤不行,每次作战都依靠薄弱的补给线以及单兵自行携带,而七天就是志愿军的后勤极限。有了这个发现之后,李奇微便让第八集团军在作战中印证了一下自己的猜想。

果不其然,事实真的如此。

后勤补给本来就是我军的薄弱点,而李奇微的细心观察,更是把我军的薄弱点直接画在了美军的战术板上。而他们的作战计划也就围绕着这一点来展开了。

很快,志愿军司令部就发现李奇微是一个难缠的对手。可是不久后,更坏的消息来了。由于志愿军痛扁麦克阿瑟时,过于用力,四次战役打的联合国军毫无还手之力。美国咬咬牙,直接把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换掉了,而在第八集团军表现还不错的李奇微走马上任,正式成为志愿军的对手。


志愿军的大麻烦来了。

李奇微知道他们相比于志愿军最大的优势就是武器装备,所以在知道志愿军的作战薄弱点后,李奇微开始布置战术。想要给我军致命一击。

与以往美军作战都是靠着强大武器装备直接轰,很少有啥战术战法。可是这个李奇微在和志愿军作战之后,发现志愿军的战术穿插很不错,于是便直接学了过去。李奇微心想:

美军是四个轮子,跑得要比志愿军快,如果玩战术穿插,一定效果不错。

于是在他的带领下,联合国军很快经过整顿,准备用志愿军之长,攻志愿军之短。而这一招,险些置志愿军于死地。

机械化的美军居然学起志愿军搞技术穿插。李奇微带领下,直接包围了十万志愿军部队。一度让彭总无计可施?

在生死攸关的时候,毛主席又是给彭总支了什么招,方才让志愿军化险为夷呢?

面对几次战役后,联合国军编制不整,李奇微选择将残部进行整编。聚合在一起。

李奇微知道志愿军缺少攻坚重武器,也没有机械化运输能力,所以便将战线变成了几个点。在各个重要节点上组建起了坚固防守阵地。

志愿军如果不打下这几个点,那么任何方向的进攻,都将受到牵制,甚至有被抄后路的危险。

那打这几个点呢?

志愿军就会与美军陷入阵地战,而美军就可以通过自己机械化的能力去实现包抄策应。此时,国际社会上一些墙头草,开始出来拉偏架,希望让中国停手。中美之间也开始有点要谈判的苗头。为了让我国能够在国际政治上有更多优势,军事不得不为政治服务。

因此,在志愿军的极限即将到来之际,第五次战役还是打响了。志愿军开始进攻之后,李奇微没有像前任总司令一样死板,他知道志愿军后勤已经快到了极限,于是并不在意坚守一城一池,而是打算直接学习志愿军的战术——即战术穿插。

在前几次战役中,志愿军的这个战术让美军吃了很多亏,却也是给李奇微上了一课。要想实现穿插成功,那就必须要有陷阱。于是李奇微直接要求部队逐步后撤,充分发挥联合国军机械化优势——

志愿军一进攻,联合国军稍作抵抗便撤退。就这样志愿军不断被吸引着向前。虽然每天都在胜利,但是却永远赶不上联合国军的汽车轮子。

由于前几次战役胜利,再加上第五次战役初期,联合国军的不断撤退,这让我军产生过短暂的误判,即认为联合国军撑不住了。

虽然表面上看,此时志愿军人数超过了联合国军,但是这也让我军的后勤补给更加吃力了。况且,李奇微还让联合国军不断粘着志愿军作战,这让一线志愿军距离后勤补给越来越远。携带的弹药粮食也越耗越多。

彭老总作为身经百战之人,虽然战役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有意识到危险,但是在战役开始三天后,他察觉到了不对劲。

联合国军虽然一直在败退,甚至还让出了几个重要战略目标,但是美军主力却基本没有受损。每天歼灭的都是一些仆从国军队。而且他们看起来的败退,也是井然有序。要知道,如果是真的败退,就连美陆一师也是狼狈溃退,彭老总立即下令全军停止追击,就地休整。

可是这条命令下发的时候,志愿军已经深入差不多200公里了。这个距离足够让李奇微发动进攻了。

李奇微这条老狐狸,见志愿军停止追击,也明白了这戏演不下去了,直接下令提前开始反攻。

在美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穿插下,位于最前线的第九与第三兵团,很快就被联合国军分割,其中第九兵团两个军,共10万人的部队被15万美军团团包围,危在旦夕。

为了组织我军增援,李奇微还有样学样搞起了围点打援,足足准备了10万人紧紧盯住了我军可能的救援部队。包围圈中的这10万大军所面临的局势,可以说是一个死局。

虽然彭总及时下令停止进攻,避免了更多军队被包围,但是第九兵团被围,他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,与此同时,北京的中央军委也受到了志愿军司令部的电话,毛主席得到电报后同样心急如焚,点起了香烟,不断在办公室内踱步。

中央军委的其他将帅,也不知道该怎么办。而联合国军司令部内的李奇微看着地图,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。只要一口吞掉这10万大军,志愿军的防线就会出现一个口子,搞不好就会全线溃败。

毛主席的香烟一支接着一支,足足在办公室内踱了一个多小时后,毛主席想到了办法。

要不说毛主席在红军时期,面对反动派的重重包围,还能打出四渡赤水的极限操作。这一次,他也有了办法。他看着朝鲜半岛的我军布防图,下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命令,一共八个字:

前四个字“放弃救援”,

刚说出来的时候,周围人都有些诧异,毕竟十万大军呢?怎么能放弃救援呢?

可是毛主席还有下半句:

那就是“以攻代守”。

俗话说,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。

既然李奇微摆好军队,就等着打援,那我们没有必要去抱薪救火。而此时,我军兵力多于联合国军,索性甩开膀子,集中优势兵力,痛殴敌军薄弱点,里应外合,对联合国军来个反包围。

十万大军虽然可能成为联合国军一大战果,但是同样也是我军,可以利用的大规模军事集团,到时候里外配合,中心开花。第九兵团之围自然就解了。

得到毛主席回复的彭老总茅塞顿开,立刻根据指示制定作战方案。在志愿军上下的顽强奋战下,一盘死棋硬是被志愿军下活了。

虽然我军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,但相比于联合国军,我们还是完成了自己的战略目标。可以用惨胜来形容了。

此役过后,李奇微也知道自己干不过志愿军了,彭老总也知道不可能一口气把美国推下海了。两边便开始了漫长的谈谈打打的过程。

这场战争最终还是我们胜利了。但是无数先烈为了胜利将自己的生命留在了异国他乡。正是这些先烈抛头颅洒热血,才有了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,才有了如今国泰民安。

此时此刻,让我们共同向伟大的先烈们,致以最崇高敬意!!!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云服务器、云数据库、COS、CDN、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
Top